去年北京生猪养殖量减5% 不影响肉价
2023-11-10
更新时间:2023-11-11 07:04:26作者:佚名
蔬菜价格尚未归落,猪肉价格继而一路飙升,养殖户开启盈利模式,阿姨们在吃肉还是吃蛋间纠结。买肉的眉头紧锁,卖猪的笑逐颜开。“一猪难求”的养猪人春天能持续多久?受访的业内人士分析:价格已是高位,有望到10月份归调,年底恢重到常态水平。
生猪价格同比上涨62% 栏里有猪的都在笑
餐饮店的煎熬
提不提价两难,肉价上涨成本还得扛
业内声音:“今年一二月份,想起是因为下雪的天气和年关需求在增添,肉价会周期性涨一下,没想到涨了小半年,还没有下降的苗头,对于我们这种中低端的餐饮门店影响显然,基本没有什么利润空间了。”
——甘长顺总店尽职人吕望国
吕望国对于猪肉价格上涨的感受尤其强烈。他介绍,去年12月份,他从上一级批发商拿纯瘦肉的批发价是12元/斤,现在涨到了15至16元/斤。“以肉丝粉为例,我们严厉按照一碗粉一两瘦肉码的比例配码,折合下来,原来一碗肉丝粉的瘦肉成本是1.3元,现在要1.6至1.7元了。肥膘的价格也跟着涨,炼成猪油后算起来,从6元/斤涨到8元多/斤。折合下来,一碗粉的猪油成本也增添了一角多。里外算起来,一碗肉丝粉的成本涨了0.5元。”
吕望国的米粉店每天的用肉量在50至80斤左右,一个月下来的用肉量在2000斤左右,每斤肉涨了3元,一个月仅此项成本就增添了6000至7000 元,要保证分量和品质,他和同业在扛着等待这个猪周期的结束,也向来在考虑,要不要把肉丝粉的售价也提一提,补贴一点成本。但是,如今餐饮业的竞争一样惨烈,你提价,辞个不提,很有约摸就是将顾客“赶”到隔壁店里去了,所以纠结是难免的。
猪肉是老百姓餐桌上最主要的肉食品,在肉类结构中占到64%。统计显示,2015年猪肉人均占有量40公斤,超过了世界均匀水平,其价格的波动,消费者感受显然。记者昨日在火星菜市场知道到,腿肉售价为17元/斤,通排的售价为22元/斤,肋排的售价达到了35元/斤。“100元买不了几斤肉,早先赠孙子蒸排骨只买肋排,现在买通排,孙伢子吃肋排部分,我们大人就炖着脊排吃。”正在精挑细选的王阿姨说。
养猪人的春天
生猪价格同比上涨62%,栏里有猪的都在笑
业内声音:“全国生猪均匀价格为19.9元/公斤,目前猪源处于偏紧状态,猪价仍以高位颠簸为主。我的评价是六个字——养猪人的春天。”
——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总畜牧师、湖南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能手彭英林
截至3月31日对22个省市生猪价格变幻的统计显示,在当周全国生猪均匀价格为19.9元/公斤,其中湖南地区均匀价格最高为 20.66/公斤。22个省市中,惟独5个省市价格较上一个统计周期下滑,其他均为上升走势。而在3月27日,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对全省23个集贸市场定点监测的数据显示,市场猪肉均价为31.57元/公斤,环比上扬0.43/公斤,活猪、猪肉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辞上扬62.02%、44.42%。
湖南鑫广安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的6家核心育种场中的一家,其路口分公司占地5000多亩,存栏生猪1.4万头,在2015年销售的保育猪有两万多头。提到今年的市场行情,总经理熊义生喜笑颜开,直称“前一轮低谷中挺过来的,栏里有猪的(养殖户)现在都在笑”。
他以为,今年这种生猪和猪肉价格大涨的势头,其实是由于前两年生猪养殖户深度亏损,导致养殖散户和低水平养殖户退出后,市场的一种补偿性归升。生猪存栏数下降了,但猪肉的社会需求并没有下降,加上海关部门对于走私冻肉的打击,降低其入境数量,导致猪肉市场形成了求大于供的供求关系,价格上涨是市场之手调节的结果。
猪身价的预料
高位运行或将持续,年底有望归落到常态
业内声音:“从目前来看,预计价格已上涨到了高位,未来不会再有大幅上涨。由于猪的生长周期比较长,这一轮涨势到10月份左右会有所归落,归落到生猪8元/斤、猪肉12元/斤左右的常态。”
——湖南鑫广安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熊义生
吃肉肉痛的感觉,还要持续多久?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。昨日,农业部相关尽职人分析,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,但是暴涨约摸性不大,不存在暴涨的基础和动力。
猪肉价格上涨,养殖户蜂拥而上,产能过剩导致猪肉价格下跌,随后养殖户又减少母猪数量,猪肉供不应求,最终导致其价格上涨。这就是“猪周期”,最近15 年,我国的猪价大致有5个“猪周期”,基本是按照3年至4年一个周期运行,分辞浮现在2001年、2004年、2008年、2011年和2016年。
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,对于行业的发展有何影响?湖南天心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湖南省养猪协会会长刘艳书分析,此轮猪价上涨将带来生猪产业的结构性调整。在湖南农村,养猪早先只是副业,所以浮现千家万户养猪的情况,但现在真正从事养猪业的,是将养猪当作谋生手段的,此前大量散户的出局,推动了湖南生猪养殖规模化、标准化发展。
目前,湖南省存栏5万头以上的大型养殖企业有二三十家,集约化、产业化、标准化的发展,在一定程度上能稳定能繁母猪存栏数量,减轻未来“猪周期”的振荡,提高抗御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的能力,有利于生猪生产和供应的相对稳定。